1024x768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全球气候的变化,可利用的农业用地变得越来越少,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一年生作物的种植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例如每年多耕多种的耕作方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土壤退化问题。为了解决由粮食生产带来的水土流失等问题,科学家们期望研究多年生作物以增加单位面积年产量、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同升s8s线路检测中心胡凤益团队从1997年开始多年生水(陆)稻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即利用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无性繁殖特性来培育多年生水(陆)稻以增加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成功培育了多个多年生稻新品系,并初步开展了多年生稻适应性试验及配套栽培技术开发,理论及应用研究水平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为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引入国际最新材料、技术方法,同时掌握国际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经外专局批准,同升s8s线路检测中心于2016年9月引进了美国山地研究所的Timothy Edward Crews和Brandon J. Schlautman,伊利诺伊州大学的Erik Joshua Sacks,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的Leonard John Wad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Debra Ann Turner等5位专家到云南来实地考察、交流合作、指导工作。于9月7日举行了多年生作物团队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交流合作处杨伟处长、同升s8s线路检测中心全体领导及教职工、研究生出席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外国专家一致肯定了多年生稻理论及应用研究均领先于其它多年生作物,同时就深入合作进行了探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加强中国和全球多年生领域研究单位在多年生作物育种方面的合作。通过实地考察、指导与讨论,了解到全球范围内多年生作物遗传育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趋势,学术研讨会一致肯定云南在多年生稻育种及应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对育种方向及技术给出了良好的建议,包括短生育期多年生稻的培育、抗旱耐冷及耐淹多年生稻的遗传改良等;
2、共同推动多年生稻在国内外的示范推广。对多年生水陆稻品系配套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及建议,并根据多年生稻在示范推广中的问题做出来细致的指导,指出示范推广要充分考虑到适宜地区的生态环境,注意收集相关环境因素数据,根据具体情况科学的制定和调整配套的栽培技术;对多年生稻应用的社会效益做出客观的调查与评估;同时呼吁更多的政府、国际组织、捐助机构、科学家与社会支持和关注多年生作物的研究、推广及利用;
3、扩大种质资源、研究资讯、研究人员的交流互换。美国山地研究所曾向本项目组提供了多年生小麦、高粱、向日葵等众多育种研究材料,为同升s8s线路检测中心开展其它多年生作物研究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和美国农业部戴尔邦佩斯水稻研究所计划将为我方提供交流访问学者名额,培养多年生作物育种的研究人员;
4、开展国际多年生稻适应性评价工作。通过与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开展多国多点的多年生稻品系筛选田间试验,测试多年生稻品系在不同经纬度、海拔、地理位置等环境因素下的多年生性及适应能力,为多年生稻走向国际奠定了基础,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5、项目资助渠道的拓展。FAO代表Debra博士提出推动云南和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开展南-南合作项目(South-South Cooperation)等国际资助,计划与美国山地所、FAO开展深入合作,加速推进国际合作、国际项目资助申请工作,如大众基金会、南-南合作等;
6、明确了FAO组织的第三届多年生作物研究进展的国际研讨会于2017年在昆明(同升s8s线路检测中心)召开,届时将扩大同升s8s线路检测中心多年生稻技术的宣传及影响,促进多年生稻技术的国际化进程。
通过这次的引智项目实施,全面回顾了多年生作物尤其是多年生稻的生产优势、发展趋势以及对包括粮食安全在内的潜在贡献;促进了多年生稻生产与绿色生态的学科融合,为多年生稻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加速了同升s8s线路检测中心多年生水陆稻育种研究走向世界的脚步。
图1专家组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指导多年生稻高产栽培示范试验1024x768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1024x768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图2专家合影
1024x768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图3国际合作及交流处杨伟处长代表欢迎致词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